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安全用藥 --- 藥品分三級

一、安全用藥 --- 藥品分三級 1.處方藥 ( 限制級 ) :必須經由醫師開立處方,才能由藥事人員調劑供應。例如高血壓、糖尿病用藥與抗生素等。 2.指示藥 ( 輔導級 ) :不需要醫師處方,但是購買使用前需請教醫師、藥師或藥劑生。例如多數的胃腸用藥與綜合感冒藥等。 3.成藥 ( 普通級 ) :藥理作用緩和,不需醫藥專業人員指示,但民眾使用前須閱讀藥品說明書與標示,例如綠油精、萬金油等。 二、認識藥品分級制度       就像電影分級制度一樣,藥品分級制度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一般消費大眾的用藥安全,讓我們在使用藥品上會更安心與放心。 目前,我國的藥品分級制度是將市面上的藥品依安全性歸納成三級:處方藥、指示藥與成藥。如果以電影的分級制度來作比喻,處方藥就好像限制級藥品,限由醫師處方後使用,指示藥就好像輔導級藥品,由藥師來輔導使用,成藥就如同普級藥品,大家都可自由購買,但是一定要好好閱讀藥品標示與說明書。 藥品分級制度不僅可以保護民眾的用藥安全,更可以使藥物的管理趨於簡化,有利政府藥物管理作業。因此,如果不依照藥品分級正確使用藥品,不但不能發揮療效,甚至可能先危害了健康。 三、為什麼藥品要分級       將藥品分級,是一個世界潮流。就如同轉診制度的精神 -- 「大病看大醫院,小病看小醫院」。處方藥是用來治療需要醫師診斷,也需要醫師持續觀察治療過程的病患;而成藥是用來治療可以自我判斷、自我處理的小毛病。這樣的做法,可以避免浪費醫療資源,讓醫院的專業人員能夠花更多時間去照顧病情更嚴重的人。同時,也減少保險費用的無謂浪費。 四、家庭藥師好鄰居,用藥安全更放心        使用藥物本身即具有風險性,藥物與疾病,藥物與藥物,甚至藥物與食品之間,都可能產生複雜的交互作用,因此不適當的用藥或選擇不當,不但無法如預期控制疾病,可能還會影響健康。所以,民眾應當養成「家庭藥師」的觀念,讓與民眾處處為鄰的社區藥師來協助民眾建立家庭成員用藥史,並隨時提供用藥諮詢服務,以保障維護民眾用藥安全。 五、了解你的藥,健康照護更周到         --- 常用胃藥、止咳化痰及皮膚用藥,藥性說明:       1.胃藥:正確名稱是制酸劑,就是抵制胃酸,中和胃酸。所以,與胃酸分泌有關的疾病,大都可使用制酸劑來解除症狀。制酸劑的好壞,胃酸中和能力是很重要的指標之一。但是,制酸劑通常也是金屬鹽類,很容易與其他藥品結合,發生交互作用。所以是否有必要服用,服藥的時機,應該間隔多少時間,都應該請教醫師或藥師,或是仔細閱讀藥盒上的標示或藥品說明書。      2.止咳化痰類藥物:咳嗽或喉嚨感覺有痰,是感冒常會出現的症狀,許多民眾會期待使用止咳化痰藥來緩解症狀。多數綜合感冒藥都含有止咳袪痰成分,雖然不需要醫師處方即可購買服用。服用前建議先詢問與請教藥師或家庭醫師。      3.皮膚用藥:皮膚外用藥種類繁多,常見的包括潤滑保護劑、止痛劑、止癢劑、抗皮脂漏劑 (治療青春痘等)、寄生性皮膚病治療劑(治療疥瘡與蝨病等)、抗黴菌感染劑(治療癬病,如香港腳與灰指甲)、去角質劑、類固醇與消毒劑等。用藥前建議先詢問與請教藥師或家庭醫師。